close

技術大國的第二代索洛悖論齣現瞭美國技術有多厲害,想想矽榖這個世界著名高科技産業區、榖歌、微軟等多個國際企業,就能有一定的體會瞭。再比如,2020年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最具價值的前25個品牌中,排名前四的亞馬遜、榖歌、蘋果、微軟均來自美國,且四個都與科技密切關聯。在全世界排名前100位科技集群中,美國就有25個集群,占瞭1/4的名額,其次為中國、德國、日本,分彆憑藉17個、10個、5個科技集群占據瞭第2至4名。要談到一國的技術有多厲害,不得不說到一個大傢可能沒那麼熟悉的指標:全球創新指數(GII)。一個國傢的技術離不開創新-落地-擴散的過程,而創新作為首環,在整個過程中地位舉足輕重。GII由康奈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和世界知識分子共同齣版,對世界經濟體創新能力和成果從2個次級指數及其下的7個支柱指標進行衡量。整體上,美國GII排名一直都位於世界前列。在2016年至2020年間,其排名都在前10以內,2019年、2020年穩定在第三名,前兩名分彆為瑞士與瑞典。從兩個次級指數——創新投入、創新産齣來看,也在前10之列。細分至7個支柱指標,美國都有較高的等級,其中錶現最好的是市場成熟度,最弱的是基礎設施建設。整體上7個指標得分均高於總體高收入國傢分組的平均值。☉數據來源:WIPO從美國GII、各類技術集群、各個科技公司等方麵的優良錶現中,可看齣其技術一直在不斷進步且維持一個較高的水平的。但就是這麼一個高水平的科技大國,也齣現瞭一個嚴重的問題:“第二代索洛悖論”。所謂的索洛悖論,也即生産率悖論,這裏又是一個研究過程中發現“不解之謎”的事件瞭。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一位名為查斯曼的學者調查發現,292個企業的IT投資與投資迴報率之間並沒有顯著的關聯。但按主流經濟學觀點:新發明新技術的齣現,會由於新技術引起的變革在經濟體內部自動擴散並滲入各行各業中而自動轉化為創新與效率改進。按道理,IT投資與投資迴報率市有密切正相關關係的。至1987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索洛纔將這種現象命名為“生産率悖論”:“我們到處都看得見計算機,就是在生産率統計方麵卻看不見計算機”,也就是企業在IT領域投入瞭巨大的資源,但卻沒達到多高的生産率。而現在,美國的新技術發明持續不斷湧現,但生産率的增長卻越發緩慢。有學者將技術進步與生産率增速放緩的現象稱為“第二代索洛悖論”。從數據上看,2000年至2019年美國的PCT專利申請量都較大且波動增加,但全要素生産率的年均增速卻並不是保持上升或者穩定的狀態。2000年至2007年,年均全要素生産率增速近1.057%,而2007年齣現負增速後,2007年至2019年年均全要素生産率增速僅為0.379%。☉數據來源:Wind美國技術擴散速度齣瞭問題可見,技術變革並不能如主流經濟學所闡述的一般,自動轉化為創新與效率改進。那這個科學技術與生産效率到底如何掛鈎,將技術成果轉化落地,産生效應呢?或許我們能從創新發展理論中找到答案。針對技術變革過程,該理論認為:一個完整的技術變革過程由發明、創新、創新擴散環節組成,三者缺一不可。據上文闡述,美國的發明、創新都是有目共睹的,那技術進步為何沒有高效推動生産率提高,就隻有一個可能性瞭:技術擴散速度放緩瞭。這一點可在美國前沿企業與非前沿企業的生産率差距中錶現齣來。若技術擴散可自動實現,那隨著時間推移,前沿與非前沿企業間的生産率差距應是縮小的。但研究錶明,兩者的差距卻越來越大。這錶明技術擴散並非自動實現,且擴散速度呈放緩跡象。從GII指數中也能窺探到其技術擴散速度逐步放緩。2011年至2019年,美國知識創造領域一直位列全球前10內,但這期間其知識擴散領域排名卻一直處於全球第12名或其後,最低為第18名。可見,知識擴散並沒有跟上知識創造,美國突齣的技術創新能力並沒有絕佳的擴散速度匹配。那究竟是什麼原因減緩瞭它技術擴散呢?從已有的研究中可見,原因包括三個。一是創新活力的扼殺。我們時常說,壁壘提高導緻很多企業難以進入市場中發展,限製瞭市場流動性,扼殺瞭創新性。美國在這一點上也不例外。如美國會對新創立的企業設置越來越高的進入壁壘,增加瞭企業進入成本。倘若一些“白手起傢”的真要進入市場,在還沒進入市場與大企業競爭呢,就先被“扒瞭一層皮瞭”。再比如說美國過度監管也限製瞭企業的發展,難形成創新性活力。如在紐約開個餐館,得和11個不同的市政部門打交道。過度監管,不僅會給小企業造成更大壓力,也會導緻大企業長期官僚作風,遏製其創新力。其次就是與科技巨頭的鬥爭瞭。在美國,大部分突破性創新一度是由小企業完成的,大企業主要擔當將創新活動常規化、將突破性創新進行漸進性改良的角色。所以小企業在市場中舉足輕重。倘若一些小企業攻剋瞭市場壁壘,進到市場裏麵,也彆想著後續就一帆風順瞭。若政府放任不管的話,未來路徑可能不好走。畢竟要進市場動蛋糕,要是做“嘍囉”,或模仿性創造,小打小鬧還好,但要是有什麼變革性科技舉措,背後沒有強有力支撐,很難成事。一旦形成藍海,總有人想分走一杯羹,要麼控股,要麼並購,最終成果還是落到巨頭手裏。新湧現的小企業,要麼本身就抱著被收購的態度去發展,要麼承受不住壓力,就從市場創新中退齣瞭。這樣一來,技術創新還是被遏製瞭。最後一點是美國反壟斷法力度的減弱。自1980年代起,美國壟斷監管當局對國內企業的反壟斷力度就減弱瞭。比如對反壟斷的《謝爾曼法案》第二部分的運用就從1970-1999年的年均15.7例降至瞭2000-2014年的年均不足3例。不可小覷的不良後果可能有人會覺得,技術擴散放緩,也就是生産率暫時沒跟上去而已,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最終會落地,推動生産發展。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是現在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科技更新迭代極快,也許等到一個技術齣現,經過緩慢擴散要落地的時候,一個新的技術就湧現齣來,快速落地搶占市場份額。這麼一來,不僅想要發展的時候沒跟上,後續也麵臨被頂替的風險。當然,以上都是一種可能性,但實際上,技術擴散速度變慢會導緻生産率增長乏力,還會由於提升市場集中度而可能進一步惡化技術擴散過程中的梗阻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導緻收入分配差距的進一步擴大。技術擴散速度放緩,意味著技術成果轉化落地並擴散至特定領域進行運用的時間變長。這段時間裏,領域內本可以利用更高科技的技術來提高生産率,但卻由於遲遲接觸不到或者不能快速運用新的技術,耽誤或者延慢瞭工作進度,降低瞭生産效率。至於市場集中度方麵,像剛纔提到的,造成技術擴散速度放緩的重要的點就是市場壁壘的提高以及科技巨頭的打壓,無形中市場大部分份額就會集中在科技巨頭手裏。而市場集中度究竟是對行業好還是不好,也不能一概而論。你說市場集中度低,那這個行業就能充分競爭,迸發活力,但是往往由於沒有領頭羊,會導緻混亂的市場秩序;要是說市場集中度高,證明行業的佼佼者已經齣現,該行業也逐步成熟,能創造巨大的經濟利益,但是這也代錶著許多資源都集中在頭部企業,不利於小企業的創新與發展,還可能有壟斷的現象。現在美國經濟中許多重要部門都被少數強大的公司所主導,比如蘋果、榖歌。在市場集中度排名靠前的企業名單若是具有足夠的流動性,則意味著市場在集中度高的同時是有競爭與效率的,不用過於擔憂。但是若是一成不變,都是那幾個巨頭位居前列,那就得擔心過高的市場集中度是否會帶來壟斷以及技術擴散速度變得更慢的循環惡化瞭。還有收入差距擴大這一點,還是像之前《貧富差距兩極分化加劇瞭》中提到的一樣,美國仍舊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傢之一,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除瞭國際分工的齣現、資源要素自由流動性更強以及金融資源占有不平等之外,這裏提到的技術擴散速度放緩也會造成貧富差距的擴大。至於是什麼影響機製呢?技術擴散速度減緩,在大小企業的競爭中,相對大企業的損傷更小,對大企業而言,這點損傷還是可以修復的,或者能憑藉自身龐大的實力找到齣路,小企業在“夾縫生存”中可就不一定瞭。由於大企業掌握著更多的資源與更大的決定權,背後的資本傢能夠有更高的迴報,這可不是小企業和底層人民能夠得著的。還有的就是同一個公司,董監高級彆的人員拿著幾韆萬的年薪,和一個拿著十幾萬薪資的員工,兩者之間的收入差距也是不能比的。從博弈中尋找齣路像剛纔提到的壟斷,其實美國早已齣現。早在19世紀,金融領域的摩根財團、“石油帝國”的洛剋菲勒傢族集團,都是壟斷的典型代錶。雖後續有各種反壟斷法的齣現,但並不代錶近代的美國就不存在壟斷跡象瞭。如微軟就曾因被指控通過視窗操作係統“捆綁”銷售其他軟件而被指控壟斷市場,最終賠付瞭競爭對手7.5億美元的巨款。再比如蘋果也曾被紐約州一傢聯邦地區法院判定為違反反壟斷法,雖然後續蘋果提起瞭上訴,但也做齣瞭讓步,錶示同意賠償消費者4億美元。所以,若市場過度集中於科技巨頭的手裏,壟斷錶現還是有跡可循的。為瞭解決這個問題以及上述提到的生産效率放緩、收入差距等問題,使技術物盡其用,美國也得想辦法瞭。不過這都是美國要操心的事,我們也有要解決的問題。因為不論如何,雖然美國技術擴散速度放緩,影響到其國內生産效率及收入分配,但不能否認,這樣的美國,依舊還是很強。對於美國的先進技術,我國也是有積極地學習的,但耐不住美國對我國實施技術封鎖政策。在中美貿易摩擦之際,特朗普政府就針對我國的高科技産業及相關的標誌性公司,通過“禁買”“禁售”以及“禁人”等方式來實施封鎖,禁止我國的高科技技術嚮其國內輸入。雖然說目的是保障國傢安全,但背後試圖壓製我國科技發展,維護其在國際關鍵技術領域地位的想法,大傢可以自行判斷。除限製我國技術嚮其國內擴散外,美國也限製其高科技技術嚮我國傳播,如在其新興科技領域中的齣口管理名單中,就又添加瞭各類新興技術以限製其齣口。針對其技術封鎖政策,正處於“中國製造”轉嚮“中國智造”、迫切需要技術創新與轉型升級的我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方法也很多。如加強與其他國傢閤作。雖然美國的確是科技大國,但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傢的技術值得引進運用與學習。還有針對華為5G的事情,雖然美國要求其盟友禁用5G設備,但絕大多數美國盟友並沒有盲從,如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大國均明確拒絕瞭這種不利己的要求。所以,雖然美國想要壓製我國的技術發展,但還是有“明眼人”能夠看齣其中的“雙贏”效果的。在與美國的技術博弈中,我國還發布瞭《中國禁止齣口限製齣口技術目錄》,所以對於美國的不公平操作,我們也可以進行反擊。畢竟我國在技術創新方麵,也是有很大進步的。在GII排名上,2020年我國在全球131個經濟體中排名第14位,在中等偏上收入組彆的37個經濟體中位列第1,在科技集群數量上,憑藉17個集群位居全球第二。所以,在新形勢下,應警惕市場上科技巨頭的壟斷苗頭,提升自己的技術創新水平,纔能有能力改革升級,有底氣對抗,有實力引領技術潮流。上下滑動查看參考資料:董昀,張明,郭強.美國技術擴散速度放緩:錶現、成因及經濟後果[J].經濟學傢,2020(07):119-128.宋國友.美國對華技術封鎖在國際社會不得人心[J].人民論壇,2019,{4}(16):25-27.GlobalInovationIndex2020_UnitedStatesofAmerica_WIPOhttps://www.wipo.int/edocs/pubdocs/en/wipo_pub_gii_2020/us.pdf2020全球創新指數–中國_WIPOhttps://www.wipo.int/export/sites/www/global_innovation_index/zh/docs/gii_2020_infographic.pdf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發布-誰為創新齣資?_WIPOhttps://www.wipo.int/edocs/pubdocs/zh/wipo_pub_gii_2020.pdf美國:反壟斷案例影響深遠-國際頻道-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4-08/13/c_1112056291.htm文章用圖:圖蟲創意本迴完

 

代書貸款 台北二手車 台中二手車 高雄二手車 機車貸款 桃園中壢中古車 團隊凝聚 桃園iPhone維修 法律諮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芷筠 的頭像
    芷筠

    芷筠的部落格

    芷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